【演讲比赛一等奖演讲稿】初心永在,薪火相传
初心永在,薪火相传
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 曾春露
尊敬的各位领导,亲爱的同事们:
大家下午好,我是来自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的曾春露,今天,我演讲的题目是《初心永在,薪火相传》。
初心是什么?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:“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,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。”其实,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中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,在漫漫人生途中,不断生根发芽,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中。
100年悠悠岁月,早已把党铸成了我们心中的一首长诗,100载斗转星移,党成了用无数丰功伟绩撰写的历史长卷。我们从井冈山精神里,看到了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理想和信念;从长征精神里,看到了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的英勇与坚贞;从抗疫精神里,看到了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初心与选择。
1921年至今,中国共产党经历了100年沧桑巨变,凝练出伟大的建党精神;而 1962年至今,惠州供水也走过了60个春秋,不禁反思,供水人的精神是什么?
我是去年8月份入职公司,在新员工培训课程上了解到《惠州供水发展史》这本书,翻开扉页,有这么一句题词“风雨兼程五十年,供水为民半世纪”。读过这本书后,我的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,我想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,供水人的精神就在于两个字—传承。
秉承“安全优质供水,用心服务社会”的初心,几代供水人薪火相传,孜孜耕耘,每日供水量从最开始的750吨到如今的100万吨,从桥西的一个小水厂到如今肩负170万人口用水的大型国有企业。这其中凝聚了多少供水人的辛酸与汗水。
万事开头难,1961年,桥西水厂正式筹建,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建厂所需的钢材和木材都很难找到,更不用说大型机械,整个桥西水厂都是靠人力手工修建而成,没有挖土机就用手挖,没有搬运设备就用肩抗,政府为了体恤30名员工的辛勤劳动,每人的餐标是两个馒头。。
书中让我印象深刻还有这么一个故事,最初,抽水泵是架在一艘停靠在西枝江边的简易木船上,两年下来,泵船严重漏水必须更换新的铁船。于是,厂领导安排了4名员工一同去江门造船厂取船,因为船没有动力,必须找到拖头走水路把船拖回惠州。为了完成这项任务,4名员工可谓是几经周折吃尽苦头。为了节约开支,十几天的水手生活,4个人吃喝拉撒全在船上,饿了就吃一口馒头,渴了就喝一口江水,出太阳就顶着烈日,阴雨天就顶住雨淋。最终顺利完成任务的他们每个人都消瘦了十几斤。
还有,60年代,每当遇到台风天气,西枝江河水猛涨,无论是木船还是铁船都无法在江中作业,必须把船拖到岸边然后派员工潜入水底,把连接船与岸边的输水管接头卸下来。大冬天里,江水刺骨,在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,供水人不顾天寒地冻,脱下衣服,猛喝几口姜汤,趁着身上的热乎劲,一头扎进江中。三人轮流,憋一口气,双腿夹住管道,拼尽全力,用扳手把8个螺丝一一拧下。参与当时作业的老员工回忆说“没有亲身经历过,绝对体会不到那种艰难”。而这种艰苦的作业每年大概有20次,持续了7年时间,多名供水人因在水中危险作业而导致耳膜穿孔,至今退休了仍然留有疾患。即使过去了将近五十年,我仍在书中找到了他们的名字,他们就是林冠中、苏举、江定华、肖金喜、江友庆,此处,我想借助现场的掌声,再次感谢老一辈供水人的辛勤付出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“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”,老一辈供水人的爱岗敬业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。忆苦思甜,看,曾经的关帝庙办公室如今已是美轮美奂的水务调度大楼,曾经的简易收费站如今已是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,曾经的木质泵船如今已是高级的自动化设备。但不变的,依旧是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,是一代又一代供水人奋力拼搏的精神!供水精神如同接力赛跑,每一棒都有着动人的故事,一项项荣誉络绎不绝, 蝉联多年的“安康杯”,服务大厅的“青年文明号”,荣获市总工会金牌工人的卢国伟、欧阳梅,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90后获得者罗志君等等...
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,未来属于青年,希望寄予青年!我们作为水务青年中的一员,必将用志气、骨气、底气擦亮青春底色,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!初心永在,薪火相传!
我的演讲结束,谢谢各位聆听。